close

今日名言:

              三千字而已嗎?你這個搞不好連村上春樹都沒聽過的臭傢伙。先拜讀我的大作吧幹!

                                                                                           --村上夏樹


 

可惡的傢伙,令人感到肚爛的不是寫心得,老實說我很喜歡這本書,所以寫心得我很快樂

 

肚爛的是你憑三小叫我寫三千字心得阿?

我原本想罵人不帶髒字的,可是幹,我凍未條!

幹嘛,你的屁眼沒長花嗎,你看到我上你他媽的課在看小說嗎?

冷涼卡好,那是不是今天我桌上放著一把槍你就以為2004年總統大選是我開槍打阿扁的啊?

先把你屁眼黏好OK,真他媽的,什麼態度,要不是看在實驗課不好重修,你以為你今天還可以雙腳走著回家嗎?

 

然後呢?三千字而已嗎?你這個搞不好連村上春樹都沒聽過的臭傢伙。先拜讀我的大作吧幹!

我就是村上夏樹,你給我記個他媽的清楚!

 


“Pretend you’re happy when you are blue.

It isn’t very hard to do.”Nat King Cole<pretend>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她說。

[那是指什麼,所謂太陽之西?]

[有那樣的地方啊。]她說。[你聽過西伯利亞歇斯底里嗎?]

[沒有。]

[總之那是住在西伯利亞的農夫得的病。你想像看看,你是一個農夫,只有一個人住在西伯利亞的荒野,然後每天每天耕著田,眼睛所看見的四周圍,什麼也沒有,北邊有北邊的地平線,西邊有西邊的地平線,只有這樣而已]

[然後有一天,你體內有某個東西死掉了。就在每天每天重覆著看著太陽從東邊的地平線昇起,通過天空中間,往西邊沉下去之間,你體內的某個東西忽然啪一生斷掉死去了。於是你把鋤頭丟在地上,就那樣什麼也不想地一直朝西邊走去,朝著太陽之西,然後就像著魔似的好幾天好幾不吃不喝地繼續走著,最後就那樣倒在地上死掉了。這就是西伯利亞歇斯底里。]

[太陽之西到底有什麼?]我問。

她搖頭,[我不知道,可能什麼也沒有,可能什麼也不一定,不過總之,那是個和國境之南有點不一樣的地方噢。]

    於是直到最後,當我魂魄未歸之時,仔細端詳書皮以及封面,才看見書名之下將其分類的四個小字:愛情物語。

    首先,我不得不把這一長篇的對於<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的緬懷想像成是一種莊重的分享,分享給一位或許正在閱覽此文的人,或許也是一位對於村上春樹充滿崇拜與幻想的人,也或許是隨手一彈,像是數鈔機一樣讀過字數後便脫手的人。當然,我希望他會是上述中的第二種人。

    沒想到第一次拜讀村上春樹的書後(甚至還沒讀完),就馬上被邀請為這本書寫一篇長篇的摘要心得,內心甚感受寵。我想這談不上是文評,就算久仰村上春樹大名,但這畢竟是第一次拜讀,而文評所涉範圍之廣,也必須對作者了解甚深,才能夠使字行之間產生專對其他讀者們散發的自信以及說服力。

    之所以有第一段的產生,那是因為打從翻開書皮起,到闔上書皮後,我都還不知道該將此書分為何類或是將作者所要傳達的意象如何定位。字行間像是洗練過後,經過長年的浪潮沖刷變得光滑無比,彷彿行雲流水之間。之所以不像是通俗愛情物語,並不是因為所用之綽辭艱澀難懂,讓人產生此書是純文學的幻想,而是因為它並不像是時下愛情小說般黏膩不已,往往用盡絕大多數文字在虛構描繪愛情的表象、藉由花言巧語以及無限延伸的思春情懷所表現出無病呻吟。而是其理性的態度、溫和而非糜爛的用詞,甚至讓人感受到是對愛情本質的一種申論,透過書中人物而表達出對於愛情,除了憧憬和現實之外的另一種情感。

     而我也說不出來那究竟為何物,只是深深感受到,在讀到後半段之後,一股深深的遺憾開始從情感深處發芽並且快速茁壯,但我想這不是村上所想要我們感受到的,一點也不。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她說。 

     或許你直覺認為接下去那一連串類似傳說以及對於未經過證實變輕易產生興趣的對答應該是產生自初生之犢的小戀人之間,但事實上都已經是事業有成,婚姻穩定的三十好幾的成年男女的對答了。

     文中從描述男主角因為其乃獨生子而在人群、同儕之間感到不甚自在,甚至有所封閉。(因為在那個一切科技尚未爆炸的時代,幾乎各個家庭都擁有不少兒女,所以獨生子在那個年代是罕見的。)而他在12歲時認識了同樣也是獨身女的島本,或許這是生物與生俱來的辨認本能,他們輕易的勾起認同彼此、無可取代的屬於同類的情愫。

      過了12歲,之後始上了國中,離開了鄉間故居,因為一種不確定以及成長的賀爾蒙所迷茫,便停止(也可以說是失去)了對本島的連絡。在經過多年的歲月後發現到,從小封閉的心靈自從12歲那年離開本島後便不再對任何人打開過。因此,他無時無刻的想念著。

      沒想到當始年值37歲,事業有成並且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家庭之後,他居然在自己經營的酒吧內遇見本島。

       除了充滿對於過去那屬於同類之間的所有情愫,認同感、仰慕、依賴、習慣….等,沒有想到在每每夜深人靜時,毫不保留的將記憶中那個人生中唯一的12歲偷偷的、徹底的想念過一遍,過了這種20年的歲月,再見一面,居然是人生中最美滿的階段。

       那是一種痛楚似的掙扎、矛盾,畢竟從12歲那年過後,便沒有在真正的為任何人付出過愛了,而眼前的生活確實是滿足的,但是最本質的自我,卻用了20多年來遺憾、緬懷著另一個

       過去與現在同時相撞,但是到了最後,島本消失了,始終於決定放下過去。但是他卻在擁擠的人行道上,看見曾經被他在感情上狠狠的傷害過的泉,他透過計程車的玻璃,看見了泉帶著死亡一般的臉。

       沒有想到最後的結局如此突然,好像是要表達出一種爆炸性的表達,但不知是我太過愚昧或是字行間情感過於隱藏、含蓄,竟然連真的是好遺憾的一本書阿!”這種話都說不出口。彌平了一點遺憾,我想不用多久,取而代之的那種感覺會像是秋日午後的一場小夢,很輕,也很清。

     我想這或許就是我喜愛日本文學甚過於中國文學或是其他。或許是日本人在生活中生性壓抑的禮貌,當然那也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性吧,所以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文字間總是充滿溫開水一般的溫度(當然不是所有”)。但是這方面我並沒有很深入的去研究過到底各國文學的特色及彼此間的異同,只是很單純的依自身經驗如此一般的覺得。

     書中的12歲,連我也能夠輕易的想起榻榻米、黑膠唱片、爵士樂、鄉間,那是一個很有畫面,純真快樂的12歲。而時代的演變,科技的爆炸,並不是使得一切都變了質,而是更令人懷想過去。

     很令自己遺憾的是無法在闔上書皮之後能夠清楚的理出頭緒,包含自身應該以何種情緒去面對讀完這本書的這個結果,我想它應該是能夠更具體的。因此對於只能以自身感覺這種含糊的說法來帶過這本書對於我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共鳴感到不好意思。

     而或許也是另一種遺憾吧,當我介紹完村上春樹大名之後,竟沒有一個人與我產生共鳴,一種相同的景仰與崇拜,就算不曾讀過其作品,但也應該聽過其大名吧!

     而本文一開頭,那便是書中所提,在那個12歲,始經常到島本家拜訪,他和島本通常都會在寧靜的午後,坐在客廳內,聽著島本父親所珍藏的黑膠唱片,裡面包含著古典音樂和爵士樂,其中一首便是文中開頭所提由Nat King Cole所演唱的<pretend>,那兩句歌詞說[當你憂傷的時候假裝你很快樂,那並不是很難的事。] 經過查詢,真有其人,真有此歌,曲風慵懶,舒暢至極。

     <國境之南>其實也是Nat King Cole的一首歌曲,文章的後半段,始和島本在車上談及此歌,島本失望的說她以為國境之南是多美麗的所在,但是看了歌詞之後,才發現那也不過是墨西哥的南境。因而衍生太陽之西。

那首歌出現在開頭以及結局,就我看來是象徵著一個貫穿意涵,雖然不懂為何那兩句歌詞是村上想要引用的,但是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是一個純真幸福的12歲,而最後一次出現則是在生命與生活相互拉扯碰撞之時。

     這也是村上春樹的作品特色,他曾經說過:[若沒有迷醉於音樂,我可能不會成為小說家。]可見村上對於音樂的倚重,而讀者們也能夠有別於一般小說,從村上所挑選的音樂中進入小說的情節。近窺一番,才發現,可能是村上用文字描繪過的樹下,也可能是合式木造屋中,原來也存在自己的腳印。那是熟悉的場景,彷彿就正看著主角們是如何盡情的揮灑,盡致的詮釋村上的辭彙中的情感。

 

 

看完沒?你最好他媽的給我一個字一個字看,操您呆!

不用數啦,3080字,你這個只在乎字數的臭傢伙!呷賽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ewlife1224 的頭像
    newlife1224

    飲冰室茶几

    newlife12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